庾信、杜甫与张益唐

A introduction of Yu Xin,Du Fu and Zhang Yitang.

近来,张益唐先生的大名又一次的震惊了世界。

在11月8日的 北大讲座中,张益唐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于朗道西格尔零点猜想的研究进展。而面对这一进展引起的轰动,张益唐引用“庾信生平最萧瑟,暮年诗赋动江关”这样的诗句,总会让人心中一动ーー十年后,还是这句!庾信、杜甫、张益唐,这样三个名字仿佛长江前赴后继的每一条浪尖一样,绵长高耸并且继往开来…

我了解庾信,大概只有一篇枯树赋了。或许有人认为,庾信不如江淹,江郎一作妙笔生花,千百年后连武侠小 说主角都要使用“黯然销魂”作为武功的名字。但别赋实在像一副极美的山海绘卷,却独独少了风俗人情,写尽 从人到仙,从男到女,从亲到友的离别,却独独少了枯树赋的借景抒情,独独少了那份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欲诉 无门。而这,恰恰是庾信在历经离别、归家无望、踌躇北方之后才独独具有的笔触。所以,在枯树赋的最后, 恒大司马闻之而叹的,到底是那棵依依汉南却又凄怆江潭的柳树呢?还是庾信自己呢?回不去的故乡,止不住 的悲凉,绝唱的枯树赋,庾信的故事飘摇到了杜甫的笔下…

我了解杜甫,大概都是教科书里的了。以前总会觉得,杜甫不如李白的浪漫,也没有李商隐的亲切。但是见过却又无力的面对着许多苦难之后,我才真正找到了理解杜甫的路。子虚、上林这样阿谀奉承的赋当然不缺才子写,而对史实却是用“老爷心善,见不得穷人受苦”一笔带过。三吏三别、兵车行这样的诗,实在非杜甫不可。“江山不幸诗家幸”,山河千疮百孔,杜甫饱受折磨,其诗才终于不朽,感动了百年之后的张益唐…

我了解张益唐,可能就是最近的朗道-西格尔零点猜想被部分证明引起的轰动了。其实在很久以前,我就听说过 一个数学家的故事:这样一位青年在博士论文中使用了老师的一个结论,但是在论文发表的时候却被别人发现 论文有误,引起学界的一片哗然,细究之下却发现是引用老师的结论在证明过程中是有误的。但最终迫于老师 的压力之下,这个数学家承担了所有的后果,也因此穷困潦倒。在搜索张益唐先生的信息时,我猛的发现:这 位数学家竟然就是他!这之后,餐厅服务员、收银员、汽旅店小工张益唐都做过,异地他乡漂泊半生。2013 年的张益唐,已经58岁。哈代曾经说过“数学是年轻人的游戏”,似乎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任何契机表明这个年 龄的张益唐会名扬天下。但是张益唐做到了ーー证明孪生素数猜想,把无穷多个质数对的差值证明在了7x10^7 以内(此前质数对的下确界极限值为无穷),这个结果经陶哲轩等的优化之下,很快把结果范围缩小到了246。终 于,人们知道了:一定存在一个小于246的偶数,有无穷多个素数之差都等于这个偶数。距离孪生素数猜想的2 ,似乎已经近在咫尺…在做出这么巨大贡献之后,张益唐没有停下,在今年,他又将朗道-西格尔零点猜想的部 分成功证明。虽然结果仍然有待确认,但从陶哲轩的回应来看,大方向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。人们似乎很喜欢 把张益唐与陶哲轩做比较,对于普通人,能够同一个31岁就获得菲尔茨奖的天才比较是莫大的荣幸;但张益唐 在颠沛流离中,却从来没有放弃热爱的数学,以张益唐的能力,转到计算机和金融肯定不会是难事,而他没有 这样选。哪怕是在地下室居住的时光,他也是一支笔、一摞纸,与那段荒芜的时光对抗,紧握着笔像紧握着自 己的命运…

焰火为什么美丽,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汇在一起,燃烧、困顿,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;词章为什么绚烂,那是 因为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、郁结于心,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间。如果说菲尔兹奖是一种对天才的认可, 在时也命也的叹息中,张益唐没有得到这种认可。他和庾信杜甫一起,诉说着过往,希望激励后来者。